体验结构化blog-Structured Blogging

zheng提到结构化Blogging的春天,而herock在2005年不该忽视的5个web2.0概念中也同样提到了Structured Blogging。 那么到底什么是结构化blogging,自己测试一下恐怕是最好的体验方法。 在structuredblogging.org上下载WP的插件,将全部文件和目录解压到WP的根目录中,不用担心会覆盖原来的文件,因为解压出来的文件都会以sb开头。然后在后台插件管理中启用Structured Blogging,这时候再去看write页面会发现多了很多选项。 Structured Blogging帮我们定义出了很多类型。 而每个类型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布界面,是不是有些像Google Base?比如我们想写一张专辑的评价,就可以利用这样的界面。 发布之后默认使用Structured Blogging提供的stylesheet,一张专辑的review大概就是这样。 按照提供的条目写自己想写的东西,然后发布在自己的blog上,同时以一个标准的XML形式提供给相关的服务商,最完美的结果会是全球的blogger都在作为一个庞大的交织网络的节点,全球的各种blog平台都在参与构建另外一个DataBase,这个base将比Google Base大得多。 我们可以这样想象一下,挨家挨户都在装点自己的圣诞树,并且都放在门口,所以俯瞰整个世界将是一片灿烂的圣诞盛宴,而Google Base则只是提供了一个广场,让大家都去那里搭起圣诞树。哪个更方便,哪个更具有自主性,自然不言而喻了。 在我们期待这样一个美好前景的同时,来看几个实际的问题。 如果想在发布自己blog的同时,能将信息同时发布到其他的媒体中,那么必须要有一个中间服务商,目前看来是这个叫做OutputThis的站点,此站仍处于Beta状态,功能和帮助信息都很不完善,在这个站点很好地工作之前,结构化blogging是一纸空谈。 插件目前还不完善,也就是发布界面不尽如人意。大体上试用以后还是有些complain的。 1。上载图片没有提供缩略图的功能,一个大的图片将会把发布之后的整个post页面撑得支离破碎,很不美观。 2。输入界面没有提供HTML Tag功能,这要求所有的blogger必须熟悉HTML语言,有些强人所难了。 3。提供了大量的类别,每个类别又有自己的特殊条目,但是却没有完善的界面帮助,这个类别用来干什么的?这个条目又是用来输入什么的? 不过无论如何,整个internet越来越有趣了,因为有强烈的参与感,才能挖掘每个人的潜力。